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共兴“蛴蟆节” 5万余人“点灯”祈福
2016-02-22 17:23:27   来源:南充经济网   



  “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我把蛴蟆送下河”。2月21日下午,5万余人涌进共兴镇,一边唱着古老的民谣,一边把传说中的“蛴蟆瘟”送到离场镇2公里外的五洞桥下面的小溪旁。

  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敲得震天响得锣鼓声、上下翻飞的“巨龙”、举着蛴蟆灯逛街的人群、兜售商品的小贩、拳头大小的汤圆冒着热气、电灯杆和行道树上挂着各式各样的“蛴蟆”……从五洞桥村到集镇近2公里的公路沿线,到处都弥漫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下午4时许,区文化馆组织的50多名演职人员先后登场,为前来参加蛴蟆节的市民送上了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家家户户的“蛴蟆灯”陆续亮起来,十里八乡成千上万的人们不约而同地举着“蛴蟆灯”聚集到集镇上。人们将手中的“蛴蟆灯”点燃,排成纵队,一边欢唱着古老的民谣,一边举着手中燃得旺旺的“蛴蟆灯”,送过一程又一程,借此来寄寓送走一年的晦气,迎来新年的安康。

  据介绍,“蛴蟆”实际上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青蛙。共兴镇“蛴蟆节”自清朝康熙年间兴起,到现在已流传三百多年。因“蛴蟆节”恰逢农历正月十四,因此也叫“十四节”。

  相传,在康熙年间,共兴镇周围近百里发生了一起大瘟疫,许多大人、小孩都在这年的瘟疫中死去。有人说是得罪了“蛴蟆神”,于是,从这一年开始,当地老百姓自制了“蛴蟆灯”,在夜晚将蛴蟆灯送到附近的溪河中,让河水将“瘟疫”送走,以此来祈求“蛴蟆神”保佑村民平安 ,这一地方民俗延续至今。

  为了每年农历正月十四这一天,人们提前几天便为晚上的活动忙碌开了。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扎“蛴蟆灯”。最早的蛴蟆灯是用柏树的树皮包上腊肉梗做成,因腊肉点燃后梗上的油脂容易烫伤皮肤,所以后来就改成了用竹子和蜡烛来做。

  一盏“蛴蟆灯”制作,首先需选择一截1米多长的竹子,再将竹子的一头敲破,然后将敲破的一端撑圆,在撑圆灯笼的底部灌上稀泥,在稀泥上插上蜡烛,最后在外面湖上一圈白纸或红纸,就成为一只装满人们祈求平安、消灾避难的“蛴蟆灯”。(蒙永宏)

相关热词搜索:共兴 万余人

上一篇:南充一小区电梯“扯拐” 业主苦“登”17层
下一篇:移动大数据分析 阆中古城位列省内热门景区前五名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