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交通 > 正文

会仙桥:成南古驿道的遗景
2014-06-22 19:59:48   来源:   

位于山洼里的会仙桥,掩映在一片绿色植物中。  在顺庆区金泉山,有一座极其出名的单孔石桥,人称会仙桥,会仙桥是古时南充通往成都的驿道...


位于山洼里的会仙桥,掩映在一片绿色植物中。

  在顺庆区金泉山,有一座极其出名的单孔石桥,人称“会仙桥”,会仙桥是古时南充通往成都的驿道上的重要节点。

  南充境内尚存的古驿道

  6月12日,一场骤雨过后,记者来到果城西郊,经表方街,过老西河桥,走完一段50多米的水泥路,再往左步行约30米,一座布满青苔的石板桥跃入眼帘。石板桥路面斑驳,自东向西蜿蜒而上,有座石板桥,这就是远近闻名的会仙桥,桥下的溪叫会仙溪,溪两岸对峙的两座山,一座名为金泉山,另一座名为乌龟山。依山傍水的这座山湾,叫做牌坊湾。

  73岁的韩春林老人从小在牌坊湾长大。见到韩大爷时,他正仰卧在金泉山半腰处自家院子的摇椅上,一手扶椅,一手摇着蒲扇。得知记者探访会仙桥的来意,他随口哼起了打小学会的一首歌谣:“西桥河、石乌龟,背上驮个将军碑;将军碑、一堆苕,转身就是会仙桥;会仙桥、在卖饭,岩上有座睡佛殿;睡佛殿、点盏灯儿,上坡就是檬子桠……”

  说起会仙桥,不得不提起其所在的古驿道。南充至成都用作商旅往来的古驿道,在南充境内长48公里,从东往西自大西门起,过老西河桥、会仙桥,经檬子垭、白马寺、猴子石出城,西至小老君(今西兴)、八角铺、五龙(今礼乐)、蟠龙(今龙蟠),再经观音岩至集凤、里坝入蓬溪县,终至成都。古驿道路面铺设的石板,宽1.7至2.7米。到现在,南充境内的古驿道仅会仙桥至檬子垭一段尚存。

  五道消失的牌坊

  会仙桥,是一座单孔石板桥,深褐色的青苔爬满了桥面的石柱,桥头残存有雕栏画壁。整个桥面有5段阶梯,自东向西蜿蜒向上至金泉山。桥的一侧伫立着几栋新修的楼宇,桥与楼被一堵砖墙隔开,古朴和现代呈现在同一个画面中,令人称奇。

  据周边居住的村民介绍,古时这条山道上,曾矗立着五道牌坊,从会仙桥一直沿山路向上分布,每座牌坊都极富民俗味,非常气派,但后来牌坊全被拆毁。离韩春林家20米开外的地方,还能看见破损的牌坊立柱,古时曾盖有施茶水的凉亭。

  “我家这院子曾是以前的接官亭,明清时官人下轿歇脚的地方,直到新中国成立前,青瓦房都还在,”韩春林说,古驿道弃用后,祖辈才在这儿盖了房。

  残破的牌坊旁,有一株百年黄葛树,盘根错节,遮天蔽日。牌坊背后的山崖上,若隐若现“万家生佛”四个字,每个字高约1.8米,宽约1.6米。继续沿路攀爬约20米,在一处光秃秃的岩壁上,据说曾刻有“卧云”二字,遗憾的是经岁月风蚀,字迹已斑驳脱落。尽管完整的牌坊如今已难觅踪迹,但“牌坊湾”的地名却沿用至今。

  两个不同版本的神奇传说

  这座桥为何名为“会仙”呢,自然和传说密切相关。

  一说,元末明初武当山的著名道人张三丰在此桥遇见八仙,最后得道成仙。

  在牌坊湾村民祖辈口中,广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傍晚,张三丰在乡间治病回城,路过此桥,恰遇桥下八个叫花子吃完饭,正洗砂锅。一人说:“老三热饭烧起锅巴了,真不好洗。”另一人说:“你把锅里子翻出来用砂石头磨嘛!”洗锅那人便两手握住砂锅沿,手指并拢用力一顶,砂锅被顶了个里朝外。他顺手在溪边拣了个砂石头,几下子就把锅底磨光了,然后在溪水里一淌,瞬间把砂锅底还了原。

  张三丰看得入神,心里暗暗称奇。能这样洗砂锅的绝非凡人,定是神仙无疑,于是他追了上去,一口气追到了檬子垭,八个叫花子早已无踪影。张三丰天天傍晚在桥边等候,等了一百零八个夜晚,又才遇见那八个神仙。他的诚心感动了八仙,铁拐李收他为徒,张三丰得以位列仙班。

  另一说,有个当地人在神仙婆婆的帮助下修成这座桥。

  很多年前,这个地方没有桥,人们总是淌溪进城。有个叫花子看见人们爬坡上坎很不方便,便发愿在此处修座桥。于是搬来石头修桥。一位老婆婆在黄葛树下搭了一个草棚,供叫花子吃住。桥终于要修起了,但最后一块石头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正在发愁,老婆婆用拐杖点着脚下的石头说:“这块就可以。”叫花子立即将石头搬去,不大不小,刚好修成石桥。叫花子高兴地向婆婆致谢,但却不见婆婆的身影,忽然间草棚也消失了,只有一把钥匙挂在黄葛树的枝丫上。叫花子取下钥匙,黄葛树旁突然出现一道洞门。用钥匙打开洞门,只见金光灿烂,堆满了金银财宝。此时,叫花子才知道,原来供他吃住的,是位神仙婆婆。叫花子关了洞门,默默地走上他修的桥,把钥匙丢进桥下的溪水中,并对天许了一个愿:得不到钥匙,财宝就像泥巴石头,把山挖平也找不到。得到钥匙,山洞自然出现,财宝也尽归于他,但桥会立即垮掉。

  千百年来,没有谁去寻那把钥匙。因为没人愿意为了自己的富贵,去阻碍他人的方便,所以这座桥至今还在。由于这座桥是叫花子在神仙婆婆帮助下修成,有人便叫它“会仙桥”。

  张三丰是否云游南充?是否有叫花子?至今无法考证。而据《顺庆掌故》记载:直到民国时期,南充仍有三丰街、三丰楼,祭祀着这位高道。清末,张三丰四弟子张松溪的拳法传至南充,到现在,这古老的健身之术已被发扬光大。(罗天文/图 记者 朱鸿伟/文)

相关热词搜索:驿道

上一篇:兰渝铁路嘉陵江特大桥铺轨
下一篇:南大梁高速公路四季花常开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