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卫生 > 正文

保健品真真假假 消费者“雾里看花”
2014-10-21 18:07:17   来源:   

  消协提醒: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不要轻信虚假宣传  从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广告词在电视上播出之后,保健品大规模的出现在...

  消协提醒: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不要轻信虚假宣传

  从“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广告词在电视上播出之后,保健品大规模的出现在市面上。市民们也对保健意识开始重视起来,在保健品蜂拥而至的今天,不少老人更陷入了“保健品可以让自己长寿”的误区。

  日前,有媒体报道,一名79岁的退休科研人员关老先生(化名)近几年迷上了保健品,为此花光了毕生积蓄50多万元,几乎每月4500元的退休金也全部用来买保健品……。

  为什么老人会花 50 多万元的积蓄买保健品?达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李敏清这样解释:“众所周知,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的保健品,而这些保健品的主要对像就是老年人,而一些老年人更是对这些保健品宣传的效果深信不疑,便不惜花光自己每个月的退休金去购买这些所谓的‘包治百病’的保健品。”

  保健品“包治百病”?

  近几年,川东北各城市的媒体或户外广告中,种类繁多的保健品广告越做越“神奇”,各类保健品进入市民的生活,保健品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保健旋风”。而不少保健品生产厂家在广告宣传方面误导消费者的现象愈演愈烈。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达州市不少的中老年人群每月在保健品上的花费大约在400-600元左右。如此庞大的市场和中老年群体对保健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促使了保健品市场的前景可观,各种保健品蜂拥而至,此起彼伏,整个保健品市场表面一片繁荣。但这些保健品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各领风骚两三年”,“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却几乎都是“昙花一现”。

  这种光靠广告炒作起来的火爆效应背后,隐藏着种种虚假、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据达州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介绍,保健品市场出现的在广告中违法使用医疗机构、医生、专家、患者的名义和形象,夸大使用功效的现象在保健品市场并非个案,而且已经在保健品市场形成了一种不良的风气。

  而据记者走访调查显示:达州市场上的大部分保健品存在着明显的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的现象。

  另据达州市食药监局和达州市工商局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保健品虚假宣传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无中生有;擅自夸大产品功效;宣传“疗效”或辅助治疗功能,暗示“疗效”;以中医理论解释产品进行误导;没有按卫生部颁发的卫生批号,违法宣传其产品具有“治疗、保健功能”等等。

  消费者“雾里看花”

  保健品市场真真假假,让不少消费者,特别是老年群体“雾里看花”,难辨真假。

  达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李敏清向记者介绍,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保健食品中,许多产品的成分和剂量被刻意忽略掉了,让消费者弄不清保健品的成分。某些不良保健品厂家将“果寡糖廿低聚果糖卅”称为“双歧因子”;珍奥核酸将补充核酸等一些毫不相干的基因疗法扯到一起夸大保健品的作用和范围,都是最典型的例子。厂家有意将本来十分清楚的物质名称用一个“科学”而时髦的词语来替代,故弄玄虚,以达到赚钱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日益追求身体的健康,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通过饮食来进行健康保健,已成为人们现代社会生活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老百姓花钱买健康便成为了时尚。

  据李敏清介绍,保健品在我国兴起的时间不长,市民的消费心理还不够不成熟,主要表现在对“药食同源”认识上的模糊、“随大流”的从众心理等。同时,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中医药理论认为,药品和食品的来源是相同的。但是,药品和食品毕竟是两种商品,国家对药品和食品的管理是有严格区分,法律法规也大不相同,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更不能把保健食品当药品。

  莫被保健品“套牢”

  当下,购买保健品的中老年消费群体不少,一些老年人之所以对保健品情有独钟,既出于对长寿的考量,也与销售人员的营销攻势有关。

  举办“专家讲座”,施以“小恩小惠”,甚至发动“亲情攻势”,令老年人倍感温馨,于是大部分老年人便购买保健品加以“回报”。

  怎样避免中老年消费都被保健品“套牢”?达州市消费者协会的工作这员介绍道:

  “首先,医疗卫生管理部门要加强医疗保健知识的宣传,使消费者认识到

  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不要轻信虚假宣传。其次,正确引导消费者购买保健品时要保持理性,不要贪图便宜,被商家的促销手段所忽悠。”

  对于那些对保健品“功效”深信不疑的消费者,达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李敏清主任告诫道:“老年人退休后,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没有错,但是切莫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保健品上,要想身体康健,不如加强自己的身体锻炼,散步、爬山、跳舞、做操都远比吃这些保健品好的多。建议老年人不要轻信那些保健品销售人员的花言巧语,要擦亮眼睛,不要到时候花了钱又‘治’不好病,得不偿失。”

  (图据网络 请作者与本报联系以奉稿酬)选购妙招选购保健品认准“小蓝帽”

  对于如何选择保健品,达州市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介绍道:

  1、保健食品要到正规的商场、药店购买,并向商家索要购物发票(凭证),注明所购保健食品的名称及批号,以便维权有据;

  2、不要盲目参加以“专家诊疗”、“免费义诊”、开展免费知识讲座等销售保健食品活动,不要通过上门推销、电话、邮寄等方式购买保健食品,不要听信“几天见效,无效退款”的宣传,慎重选择包装特异、价格偏高、包治百病、疗效“非凡”的保健食品;

  3、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直接用来治疗某种疾病;

  4、购买时要认准保健食品“小蓝帽”标识和批准文号;

  5、仔细阅读产品标签、说明书,根据产品的保健功能,结合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保健食品,注意产品的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

  6、要辨别保健食品真假,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 局 网 站(www.sfda.gov.cn)“数据查询”库查询产品的审批信息;

  7、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可拨打食药监局12331,和消费者投诉电话12315举报。

  (记者 张杨)

相关热词搜索:保健品 消费者

上一篇:六个妙招 快速除去多余脂肪
下一篇:高坪区人口计生局联村帮户工作成效显著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