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充经济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宋家坪地灯的民间传承之路
2014-06-04 19:08:02   来源:   

  两名差役抬着一根红漆竹杠,灯官骑坐在上,两名旦角捏着花手帕在一旁静候出场,灯官念起了开场白:学生姓宋名宏远,家住四川南部县;保...

 

  两名“差役”抬着一根红漆竹杠,“灯官”骑坐在上,两名旦角捏着花手帕在一旁静候出场,“灯官”念起了开场白:“学生姓宋名宏远,家住四川南部县;保城乡下宋家坪,自幼寒窗把书念;久考不中成老年,成天闲耍没事干。”这是南部县宋家坪村地灯表演的情景。6月2日,记者采访了解了宋家坪地灯的“前世今生”。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患眼疾,他许下大愿,保佑母亲痊愈,派大臣李文学为灯官制天灯三十六,地灯七十二,这一灯舞后来传到宋家坪。”宋家坪地灯第六代传人、73岁的宋天举说,地灯有简单的故事情节,由灯官、灯头、花子、马马灯、车车灯、彩船组成。演员们载歌载舞,有憨愚滑稽的灯官独杠,有诙谐机灵的花子打钱棍,表演常常引得观众捧腹大笑。

  过去,当地村民会请民间灯戏艺人表演。演出场地一般在堂屋、街沿,穿插龙舞、狮舞等表演,配有川戏、快板等。演出时间多在隆冬腊月农闲时,人们生起火堆,一面看地灯戏,一面傍火而坐,或学唱,或鼓掌欢呼,场面颇为热闹。

  宋天举说,那时的地灯演出,一般要从每年的除夕演到正月十五。

  40多年前,地灯一度被禁止演出。1982年春节前,老艺人何克金等人出面,召集宋天举等20余人组成地灯班子。从那年到1986年,宋家坪地灯迎来了它最为兴盛的时期。每年除夕,演员们为乡亲们义演一场,从正月初一开始,便在西河两岸“巡演”,主人家会给一些红包。当年,宋家坪的地灯戏班沿着西河往上走,一直演到剑阁县境内,收入很可观。

  1987年,农村的电视机多了,地灯风光不再,再也没人请他们外出演出。然而,逢年过节在宋家坪表演地灯这个年俗,却保留了下来。

  “现在,村里表演地灯的演员有16人,平均年龄接近70岁。”宋天举说,过去,地灯戏的传承以家族为主,如今改为老人为主。农闲时节,大家聚在一起排练,也为外出演出作好准备。

  “升钟湖风光真是美呀,迎来游客真不少。”宋天举说,南部县最近几年变化特别大,升钟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这为地灯戏的创作提供了素材,也为地灯戏拓宽了表演舞台。这几年,只要有重大活动,他们都会把地灯戏搬到景区,与游客同乐。

  “地灯戏再好看,也难敌今天的影视。”宋天举说,愿意学地灯戏的基本上是老年人。他说,农村只要有老人,这一戏剧品种就会得到传承。(张枥 李果

相关热词搜索:宋家 地灯 民间

上一篇:税务干部真情帮扶19名困难家庭学生
下一篇:世界无烟日 倡导控烟禁烟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