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创新 > 正文

羊肚菌畅销成渝两地 营山“归雁”带领老乡增收
2024-03-19 16:41:34   来源:南充日报   

  营山县双流镇福祠村羊肚菌丰收。

  3月16日上午,营山县双流镇福祠村的羊肚菌基地被春天暖阳笼罩。基地负责人,90后王荣华和在基地上班的村民们一起将羊肚菌的大棚掀开,露出了里面密密麻麻的羊肚菌。

  “新鲜的羊肚菌收了后,一会儿就有成都、重庆的客商来购买。”王荣华笑着说。

  成渝客商到地里收购

  王荣华说,羊肚菌的采摘也讲究“火候”。首先时机选择要对,隔着大棚的薄膜观察羊肚菌的长势,等到大片羊肚菌成熟时就要集中采摘,过早没有完全长好,掀开大棚会影响其他生长中的羊肚菌长势,过晚的话,部分长大的羊肚菌就坏了。

  其次是采摘过程要小心,在基地工作的村民一般都有3年以上的羊肚菌种植经验,她们用小刀小心将羊肚菌从根部切下来,只留一个短桩。采摘时尽量不损害羊肚菌,这样其品相才好。

  “我们根据羊肚菌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确定羊肚菌品相,根据不同品相对其进行分类,一般个头越大、色泽越好的价钱越高。”王荣华说,品相最好的新鲜羊肚菌最高可以卖到100元/斤。

  很快,大棚外面一字排开的塑料筐里就装满了羊肚菌。“之前电话就联系好了,成都的客商一会儿就到,直接拉走。”王荣华告诉记者,从2020年开始种植羊肚菌以来,已跟成渝两地客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一来是成渝两地的客商会提供菌种和技术支撑,待到羊肚菌成熟,客商会上门来收货。二来,王荣华在福祠村的基地处于山谷之中,土壤为半沙半泥地,环境十分适合羊肚菌生长。

  在种植过程中,羊肚菌的养分来源于菌包中煮熟的麦子,全程有机种植,既不使用化肥,也不用农药,真正做到有机种植,受到成渝两地食客青睐。

  乡村振兴带头人带领老乡致富

  王荣华原本在沿海地区工作,眷恋故土的他2016年回到老家双流镇,最开始租赁了一片山地养殖野猪、跑山鸡。“那时候年轻,只晓得一股劲往前冲,成本控制不好,亏了。”

  2020年,王荣华开始试种羊肚菌,选择了福祠村山沟间的20亩撂荒地。“近山,土壤条件合适,沟里有条小溪,水源够,光照温度适宜。”除了对土壤、水源、光照的选择,种植技术方面,王荣华也在边学边总结。

  “羊肚菌有点‘娇气’,旱不得涝不得,热不得冷不得,病害来了传染极快。”王荣华从开沟起垅慢慢实践,到怎么用肥,怎么控温、控湿,怎么通风防虫,都要反复总结经验,“种植技术虽有专家提供,但每个地方的环境是有差异的,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自己来掌握这个度。”

  通过反复摸索,王荣华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并于2023年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20亩,当年羊肚菌的产值达到160万元。羊肚菌讲究轮种,一来让土地得到“休息”,二来可以减少病虫害。

  “去年我们的人工费用达到32万元,都是请周边的老百姓来基地务工。”双流镇木桥社区的肖国芳已经在王荣华的基地干了将近5年,基地忙碌的时候她基本上都待在里面,一年算下来工资有1万多元。

  双流镇也将王荣华作为乡村振兴带头人在培养。“如果他有困难,镇党委都是第一时间尽力帮他解决。”双流镇党委书记张春说,现在王荣华不仅自己种植羊肚菌,还带动了5户村民种植,由王荣华提供菌种和技术,也帮助他们销售。(记者 易立权/文 梁洪源/图)

  ■相关新闻

  引进智慧管理模式 立体开发助农民增收

  3月17日,仪陇县新政镇环山农村社区的农田里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在中国农业大学参加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唐杰,正利用培训间隙,指导村民开展修剪桑树枝技能培训。

  引进全新的智慧农业管理模式,用数字电脑监控管理农场的种植养殖业,推进了农场高质量发展。唐杰2016年承包当地400多亩山地后,坚持走立体开发农业之路,综合利用土地、水域等资源,带领村民栽桑养蚕,开发了“自动化养蚕”新模式,并获国家专利;以养蚕为主,发展林下养鸡、桑叶养蚕、蚕沙养鱼、桑枝种木耳、菌渣作桑树有机肥的多种循环养殖业;结合当地红色旅游,开展果桑采摘、养蚕缫丝体验、品桑果酒、饮桑叶保健茶等特色项目,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唐杰喂养的跑山土鸡年产量已逾2万只,喂养的糯奇香黑桑猪年产量逾300头。由于都是绿色喂养,虫桑鸡、黑桑猪及禽蛋,成为稀有的正宗土货,产品供不应求。同时,身为县政协委员的唐杰不断释放能量,创造价值,时时不忘回报社会,奉献爱心,他承包土地后,累计给务工农民发放工资500多万元,还捐款修路,助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记者 雍宏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订单式销售 晚熟柑橘助农增收
下一篇:智能化育苗中心每天育苗3万盘

分享到: 收藏
栏目专题推荐
时政要闻
南充新闻
热点聚焦